为进一步加强涉校涉生舆情监测,提升舆情信息感知能力,加强对负面舆情的预警防范、监测引导和研判处置,营造良好的学校发展氛围,经研究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舆情感知点立项建设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完善学校舆情工作体系建设,促进校院两级协同,线上线下联动,同时引入社会力量,重点建设线上舆情感知系统1个、教工舆情感知点5个、学生舆情感知点1个,形成“1+5+1”全校舆情感知格局。
本次面向各学院(校区)一线教职工建立舆情感知点5个,其中崂山校区2个、四方校区1个、中德工程学院1个、高密校区1个。
二、面向对象
负责人需为各学院(校区)专职辅导员或一线教师,成员构成应涵盖教师、在校生、校友等,满足差异化需求;
成员数量一般10人左右,政治面貌要求为中共党员,成员中拥有省外IP的人员数量不少于2人。
三、工作任务
舆情感知点工作任务分为必选任务和自选任务两类,其中,必选任务需要在建设期内全部完成,自选任务需要在建设期内至少完成一项。
1.必选任务:
(1)组建舆情感知点工作队伍(队伍成员一般10人左右),做好日常分工,定期关注学校相关网站、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贴吧、论坛等媒体平台舆情信息,实时监测课堂、宿舍、宣传栏、电子屏等阵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登记报告;
(2)研究舆情工作,定期提交校园舆情风险提醒,每月1次(每次2条,每条100-150字)。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进行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预警研判,形成研判提纲;
(3)组织开展一次全校范围内意识形态领域或舆情方面培训和实战演练(专家费用由宣传部负责),提升全校师生网络素养,提高全校舆情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和舆情应对水平;
(4)舆情危机发生时,积极参与学校舆情处置和舆论引导,善用“网言网语”引导舆论走向,参与学校统一调度的负面舆情投诉及跟评引导,根据分工做好重点帖文及平台的跟踪关注;
(5)半年进行一次工作总结,介绍工作开展情况、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和下一步工作打算等,总结经验,提出意见建议。
2.自选任务:
(6)带领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意识形态、舆情应对相关培训,积极申报相关领域课题项目、发表相关理论文章;
(7)广泛开展工作调研,发掘储备舆情应对专门人员,建立校园舆情高发重点人员和重点事项关注库;
(8)探索构建舆情防范与应对的长效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
四、条件保障
1.党委宣传部对感知点提供必要条件保障,包括外出培训、学习交流、工作指导等优先满足项目负责人及骨干成员;
2.党委宣传部给予经费支持,根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考核优秀给予2000元经费支持、考核良好给予1000元经费支持,经费将于项目结束后拨付;
3.考核结果将作为本单位党建工作考核和意识形态工作专项考核的重要评价指标,并对项目负责人和骨干成员个人予以表彰。
五、相关要求
1.感知点建设周期为1年,申报人应在建设期限内完成相应工作并提交总结材料;
2.党委宣传部负责组织验收审核,根据实际工作成果动态调整等级和经费支持,负责人须据实合理安排项目经费支出;
3.负责人填写《青岛科技大学2025年度舆情感知点立项建设申报表》(附件1),于3月4日前,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xcb@qust.edu.cn。
党委宣传部
2025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