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科大人物 > 正文

科大人物

李剑光:教学的干将 管理的能手

发布时间 :  2021-12-01点击量: 来源:  报社

在机电学院学生们口中,有一位“很完美”的老师。他不仅“博学多才、幽默风趣又绅士,教学风格独特”,而且“身兼数职、温暖贴心,是深受喜爱的‘大师兄’”。带着对我校第十三届“十大杰出青年”李剑光老师的满心好奇,记者采访了他。

采访当天,忙碌的李老师从上午10点到晚上8点之间要上6节课,还有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集体学习、与任课老师及学生的当面交流等工作要忙,记者只能见缝插针地对他进行了简短的采访。但在短暂的接触中,李剑光乐学善教、爱生如子的精神已经生动地体现了出来,果然是被公认的“教学的干将、管理的能手”。

爱在讲台“下面”讲课的老师

2016年,在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基础力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李剑光老师脱颖而出,首次参赛即获得所在组别最高奖项——全国一等奖。

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誉,也实现了我校在全国性讲课比赛中一等奖“零的突破”。这样的成绩让人不禁想问:李老师讲课有什么“独门绝技”?

他的讲课秘诀,曾在学院座谈会上被两位同学一语道破:“李老师讲课很少固定在讲台,总是在教室的过道上到处溜达,跟学生随时都有互动,所以没有同学玩手机,这一点印象非常深刻。”另一位同学提起自己的力学课学习经历时说:“感觉李老师很注意观察生活,知识面很宽,每次上课总是从生活中的力学问题引出,枯燥的理论知识经常被他讲得很形象。”

李剑光对教学的满腔热情,即使没在课堂上,也能从他的言语中充分感受到。他告诉记者,每节课的开头,会对学生们进行“接力式”提问,既能快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又能让学生们迅速集中注意力,进入紧张状态。“如果只站在讲台上面讲课,碰到课程内容比较抽象或者枯燥时,难免有后排的学生偷偷睡觉或者玩手机。”李剑光说,“而我在教室里一直转着走,老师就在学生跟前,能让学生听得更清楚,也没机会去走神。”

从教14年来,他每年至少完成 500个学时的课堂教学工作量。当年岗位任职资格评审中,他是学院唯一一名教学工作量符合要求,并最终得以晋升的教学型副教授。目前,李剑光依然承担三个校区的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及实践指导任务,是“理论力学”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骨干主讲教师,“岩石力学与软岩工程”省研究生优质课程负责人。连续多年教学效果优秀,教学成果及技能在全国、省、校各级获奖10余次。

虽然力学是工科生公认较难的课程,但李剑光的课收获了大批同学“点赞”。不仅有学生跨校区来旁听,甚至有两个学期,还有来自滨海学院等学校的旁听生。而这样的教学效果,也与他多年来的努力密不可分。

回忆起2007年来到我校后第一次走上讲台的经历,李剑光至今印象深刻:“我讲的第一门课是难度比较大的‘有限元法’,面对7个班的学生,站在讲台上紧张得都不敢往下看。而且这门课理论性很强,当时自己只顾着专注地写板书,也不知道学生在干什么,那时候的教学效果确实不好。”

对教学方法经过一番反思之后,到主讲第二门课“工程力学”时,他的教学效果已经有了明显提高。这门课他至今已经上过了二三十轮,面对过本科生、专科生、成人教育等不同层次的学生。丰富的经历让他明白,要想把课上好,就要提前搞好学情分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

在代表学校参加教学比赛过程中,同行评价说他“讲得很专业”。他善于用内行的专业语言来表述问题,教学风格稳健,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个“懂行”的人。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也承受着职称和房贷的压力,但是我不赞成极个别同行,认认真真培养自己,马马虎虎培养学生。在我这里,教学永远在第一位,我把教育当作事业,而非仅仅是职业,用做事业的心来做教育,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李剑光这样说,也始终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

重视“温度”的课程思政实践者

李剑光常说,教学不仅要注重深度和广度,还要重视“温度”。作为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和曾经的教研室支部书记,自“课程思政”理念形成以来,他敏锐察觉到教育新形势,将新理念引入教学设计,通过组织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支部主题活动、集体教研等方式,提升团队育德意识和能力。

高机173班刘鑫同学的印象中,在理论力学课上,除了高度烧脑的“理性”内容,还有一些“感性”元素,这是同学们共同的感受。李老师的课上有3个固定环节——上课前有“课首语”,下课前有“小补充”,授课过程中还有“闲言碎语”。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在思想上也有很大进步。

教学设计中,李剑光以增强未来工程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升伦理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巧妙融入热点和经典案例。如讲解“压杆稳定”时,以热点的央视诗词大赛和咏竹诗词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竹子和大树的区别;再以传统的按压钢尺变弯,引出稳定性概念;继而以经典的著名大桥失稳事故,启发学生对工程与社会的关系、工程师责任的思考。讲授完当节课程内容后,布置“纸桥承重大赛”作业,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上理论力学课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曹迎妮同学说,“清晨,比起睡懒觉,我更喜欢坐在教室里,听李老师说些时政新闻、力学常识。他会问我们对事件的看法,然后总结阐述自己的观点,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他的语言温和坦诚、润物无声,看似简单却意味深长。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他的话语在不经意间会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

李剑光老师团队先后有三门课程获批学校课程思政立项,团队成员为主的党支部成为以课程思政为特色的“一支部一特色”创建单位,被评为“五好示范党支部”和“教育先锋号”。团队在课程思政方面所作的工作,获得在全国力学课程论坛上与同行们分享的机会,也受到来校巡视的省委巡视组意识形态小组的充分肯定,并建议推广。

“反着干”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热心人

在李剑光获得的各类奖项中,他最珍视的一直是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这一称号。他是“真心”爱学生,“用心”做朋友。从2014到2020年,他主动兼任研究生辅导员6年,负责整个学院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2021年,他再次成为学生们“最喜爱的老师”。

对于李剑光兼职辅导员的选择,同事们表示不解:“别人都是先做辅导员之后转为教师系列,哪有像你这样反着干的?”而他却笑笑说:“我从学生时代起就参与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一直有这个情结,喜欢跟学生打成一片。多了解学生,也能促进有针对性地教学。学校提倡,正好学院也需要我,我当然义不容辞。”

因为和学生年龄相近,学生们都很亲切地叫他“大师兄”。2014届硕士毕业生刘晓说,李老师经常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更科学地进行职业规划。他是真心实意帮助学生成长。

6年间,机电学院的研究生规模从100多人增长到近500人,而直到2018年,李剑光一直独自负责全学院博硕士研究生的日常教育管理。由原来的不需坐班,变成了固定坐班,而且24小时待命应对突发事件,每年从研究生入学到毕业的所有环节全部承担。然而,这只是兼职,他的主业依然在讲台。

“同学们眼中的他既是一位以身作则的辅导员老师,在思想和行动上引领大家不断进步;又是一位温暖贴心的兄长,在生活中言传身教,给予大家正能量。”2011级硕士研究生王媛说,“即使已毕业多年,李老师仍会在我们同学群内转发与专业相关的优质工作岗位招聘简章,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同学。”

前不久,李剑光在山东大学参加培训,在校园里突然被4名学生叫住了。原来他们是我校机电学院的毕业生,一眼就认出了李剑光老师。“能被毕业多年的学生一下叫出名字,真切地感受到做教师是很光荣的。”他自豪地说。

担任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之前,除了任课教师和兼职辅导员外,李剑光还担任力学研究中心实验室主任,兼任着学院分工会、教研室党务、专业认证、学科建设等工作,全年无休,任劳任怨。他多次组织院羽毛球赛、拔河比赛、运动会等,获校工会奖励;为学校两次引入企业捐赠,个人向困难生捐赠2000余元。2013年,他还自发创建了近2000人规模的“青岛科技大学教师QQ群”,为不同校区和学院的老师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多年来,他坚持自掏腰包维持交流群的正常运行,促进同事友谊,传递爱心奉献。

立德树人守初心,铸魂育人担使命——这是李剑光的教育情怀,也是他的奋斗目标。他表示,自己将继续担当作为、热心为公,站稳高教讲台,教书更要育人。

——原载《青岛科技大学报》932期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