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科大人物 > 正文

科大人物

郑光华:风雨润桃李 粉笔写春秋

发布时间 :  2021-11-17点击量: 来源:  报社

为庆祝学校70周年华诞,来自全国各地的80级仪表和化机的40余位校友,欢聚母校。在这次师生相聚的座谈会上,有一位77岁的老教师感动了在座的人,他保存了40年前的学生座次表,凭记忆按照座次表点了全班32个同学的名字。他不仅按照座次当场点出了同学们的名字,还说出大多数同学来自哪里以及第一学期期末全校数学统考成绩分布情况。他就是仪表80.1班进校第一个学期的高等数学老师郑光华。

郑光华,教授,中共党员。自22岁登上讲台,退休后返聘继续上台讲课,72岁放下教鞭,度过了整整50年的教学生涯,在他的教学生涯中,多次获得“教书育人奖”“教学效果优秀奖”等奖项, 连续11次被毕业生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

教学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郑老师家里,他拿出来一摞泛黄的笔记本,笔记本记录的是郑老师大学从教以来的每一届的学生名单和成绩单。其中,记者看到了仪表80.1班的座次表,座次表上记录着每个学生的姓名成绩以及来自哪里。郑老师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仪表80.1班对他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他对仪表80.1班也有着特殊的感情。

郑老师1966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到高青县旧镇中学(后改为高青四中),1978年6月调入学校数学教研室,当了两年助教后,1980年才正式成为大学主讲老师,而讲课的对象就是仪表80.1班。“从一名高中老师调到大学当老师,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所以我要好好干。”郑老师说,给仪表80.1班上课是他教学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当他接到这个教学任务时,就暗暗下了决心:只能赢,不能输。结果,郑老师成功了,第一学期期末,全院数学统考,仪表80.1班取得了优异成绩,90分以上的就占了一大半。

这份骄人的成绩单,郑老师至今仍然保存着。因为它见证了仪表80.1班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班级,这是学生的光荣,也让郑老师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为他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老师增添了信心。

40年之后,聚会当天在座的各位同学听到郑老师的叙述后,被郑老师的故事感动了。他的学生李希科说,郑老师通过努力奋斗,“赢”得了一场博弈,这本身就是一个励志故事,让他情不自禁涌现出“再拼搏一次”的冲动。


“哪块骨头硬,我就啃哪块”

郑老师在中学任教期间就受到了学生的喜爱。郑老师的学生邱向华,回忆起中学时代郑老师给他们上课时的情景,在2007年的一篇教师节征文中这样写道:郑老师讲课感染力极强,他能把那些枯燥的代数符号、几何符号讲解的活灵活现。记得有一节课讲“抛物线”,从上课开始划图,到已知、求证、证明结束,随着他那粉笔头潇洒的一掷,讲到:“这就是抛物,它走过的轨迹就叫抛物线!”这时正好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都爱听他的课,包括那些上课爱睡觉的同学也都被他带得异常活跃。

岁月辗转,光阴荏苒,在众多的老师中,还能清晰记起当年郑老师给他们上课时的情景,可见郑老师对他们的影响是深远的。

1982年10月份,为迎接化工部统考,学校进行大班辅导,在当时最大的教室101室,两个小时的授课,郑老师没有低头看一眼书稿,完全脱稿,下课的时候赢得了大家雷鸣般的掌声,这只是郑老师上课情况的一个缩影。学生们听郑老师讲课,最常有的状态是凝神静气,课堂上一点动静都没有,甚至地下掉一根针都能听得见。

1987年,学校实行分级教学,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全校学生分为ABC三个级别。他接受了C级班的教学任务,C班由70多个数学成绩不及格的学生组成。郑老师说:“哪块骨头硬,我就啃哪块。C级的学生不好带,那我就去给他们上课。”郑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70人分成十个小组,选出组长,有针对性地辅导。经郑老师授课后,学生的不及格率由百分之百降低到百分之十五。有很多成绩提高上去的同学都转到了B级班,郑老师又请这些进步快的同学回来给C级班的同学传授学习经验。

1989年,学校实行挂牌教学措施,这期间学生自主选择数学老师,很多学生选了郑老师,每当郑老师上课时,老校能容纳155人的阶梯教室内场场爆满,几次全校性数学辅导与观摩教学均得到老师和学生们好评。


“只有热爱教学,才能尽心尽力去干好它”

1989年9月,郑老师调入成教学院(调离时任原数学教研室副主任)担任教研室主任。

由于成教、高职学院学生来源比较复杂,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参差不齐。郑老师因材施教,非常注意课下与学生们的交流,如通过个别谈话、作业反馈等方法,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上课时有的放矢的讲授知识。在成教学院,郑老师每年的工作量几乎是其他老师的两倍。

郑老师说:“我非常热爱教学,只有热爱,才能尽心尽力去干好它。”郑老师的儿子也听过父亲的课,他儿子这样评价:“爸爸站在讲台上的感觉就像换了一个人,精气神一下就提上来了,声音也变得洪亮动听。”

2015年,郑老师的50年教学生涯画了一个句号。最后一堂课教室里座无虚席。下课铃声响起时,郑老师站在心爱的讲台上,饱含深情地对同学们说:“这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堂课,但是我不想走下讲台,最后送同学们两句话,第一是要感恩,高职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条件比较艰苦的农村,家庭都不富裕,你们要感恩培养你们的父母和母校。第二是要奋斗,尽管你是高职学院的学生,但是你不能气馁,你要奋斗,用奋斗来的成绩证明自己。”全班100多名学生一直用心在听,很多同学被郑老师真挚的话语所打动,流下了眼泪。

让郑老师引以为豪的是,自从2004年学校开展“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以来,他基本上每一届都获得“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誉称号。“我曾经11次站在领奖台上接受学生的献花,2018年以后,我教的学生全部毕业了,我再次获得这个荣誉的机会也就终止了。”郑老师说。

风雨润桃李,粉笔写春秋。郑老师坚守讲台50年不忘初心,孜孜不倦,默默奉献,用责任和爱心书写着自己无悔的教育人生。

——原载《青岛科技大学报》930期第二版